【峰会演讲】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的多维度分析

  2014年12月1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广州站的活动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本届峰会广州站分为A、B两场,A场主题为“智能建筑技术趋势论坛”,将由著名专家、知名品牌分别围绕现今的智能建筑创新技术与应用作精彩演讲,同时一起展望智能建筑新趋势与发展前景。

  德特威勒技术总监曾松鸣

  下面是德特威勒技术总监曾松鸣先生精彩演讲实录: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多维度分析。给大家看一个厂房,我们在中国所卖的主要产品几乎全部来自于这个厂房。对我来说,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综合布线,学习最多的地方就是在现在的工厂里,2004年我进入这个公司,它里面的产品是属于高品质综合布线产品,过去我是搞施工的,到这边后,通过这些生产线去学习了许多东西,比如说第一条线拉丝,很容易氧化,我们能不能快速的让氧化去除掉,做法就是加入卷层。还有平衡度是关键,如果平衡没做好,双绞线也不好。这个生产线最大的缺点是效能相对降低,因为它的生产速度只能以最紧的那根线作为生产,我的提高在于从制造商直接掌握了产品怎么最佳,而这些产品结合我过去应用总结出来,我觉得这个产品在应用上怎么形成工程上的最佳。这里面我们开始进行了第二部工作,实践。

  德特威勒公司从2004年到现在,参与相当多的项目本身的一些施工工作,我们在这个项目里是供货方,甲方和施工方经常找我们一起讨论工程的问题,原因是我们这边有一批工程师懂得施工,我们看一下这张图,光纤端面测试,这上面有灰测试就可能失败,因为我们怎么搞光纤端面上的清洁,清洁后OTDR怎么做,这是我们的工程师,毕业到现在才两年时间,但是他就两年时间已经被宝马聘请过程作为甲方工程师。这是第三张图片,双绞线预留,这些铜来说,如果使它的维护时间做短,工程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一个,如果跳线整合乱了,怎么办?甲方经常会搞乱,每两年我们帮助甲方进行整理工作,这是施工队进行,我们指导。而在指导过程中,我们总结出相当多的经验,使得我们跟甲方之间和施工方之间有了共同语言。

  当这样做了后,后续一件事情,国际标准活动。2004年我进了德特威勒后,过了半年时间,有一次很好的机遇参与过标50311编写工作,现在新版本我也参与了这项工作,同时我们还参与了许多的白皮书和国外的标准,产品、工程再加上标准,使得我们在应用层面上可以达到最佳。再加上理论,整合起来就构成现在我所需要跟大家讨论的问题,全方位的总结分析,说道这里后,看这六个字,综合布线系统,这六个字来说,我们先玩一下文字游戏,分成三个单词,综合布线和系统三个单词,这样一分后会发现一个事情,综合是面对外面的,我们的使用怎么综合?它不是对立的,布线在这里面来说,讲究的是铺设工作,系统讲究的是整合结构,分后再合,布线系统是一个一词,综合布线也是一个词,一跳跃,综合系统不存在。布线,我们再用动名词分析一下,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想,在动名词分析,它是一个线缆的铺设国家,线缆是关键,除此之外是工程,由此形成我们现在的幻想。在这里面,我们能够进行多少种分析,使综合布线发挥到极至。

page

  这是把刚才每一个部分三个维度进行展开,展开后会发觉,每一个维度内部又有相当多的内部,前面赵老师说到过,采用魔方分析,形成六个维度,通过这些节点完成今后所有系统、产品布局,这里面同样,9个维度,每一个维度内部还有许多的子维度,而这些东西交叉组合后,两个维度之间交叉组合,是一个层级关系,如果三个维度,立方关系,这九个维度后形成什么?这个部分又形成更细的维度。比如说线缆,我们可以看出来,它跟传输相关,而传输就那么几种,光、电、机、声、磁。当把全部组合起来后,事实上可以形成几乎达到无限的地步,到达这个地步后,我们用电脑分析,我们可以形成多种关系,这个关系里包含着产品,包含着应用,包含着施工,包含着设计,最后一个包含着规划。

  在线缆里,设置五种传输的东西,最后是光和电,光缆双绞线,这里面又分出传输能力。芯、保护、包装,一层层找出各自的优势、缺点,最终形成面对工程、面对应用、面对维护的最佳整合,所以这是第一组缆线,有产品、设计、工程、运维。面板,很简单,装墙上大家都看得见,但是我们仔细去分析它,又可以分成相当多的组成部分和维度,它装哪儿?大概接办公室,装上地面插座盒。这种方式就解决了这个轨迹,它采取的办法是说,墙面上安排一个线槽,在线槽装面板,把线引到家具里去,这种方法我们做实验,实验地点就是我们看到的第一页的厂房里。

  能不能做到光铜混用,综合布线寿命可以达到25年,所采取的办法就是让跳线能够更换,让墙里的线缆永远不让人碰到,就是墙面封闭,这就是保障范围,使整个综合布线的使用寿命达到25年。当我们应用上来后,一个事情出现了,左右两个端口,专线专业人员之外,别人看不懂。办公室的人看不见,机房的人才看得见,模块看得见吗?也看不见,在这个面板里配套的是彩色的防尘盖,工地上可以更换,它跟彩色的跳线匹配后,可以使安装跳线都能看见,所以应用上相当方便,而且降低成本。

  常规的面板,左右两个螺丝拆下来,整体拿下来,这样的话工作量很大,而且效果很差。这里面拿螺丝刀就可以拆下来,但是不适用螺丝刀的时候,医生护士物流人员,他们可以被拆,如果做到不能拆就有一个办法,配小小的螺丝刀去拆,而不是,用手指头去拆。这个问题考虑后,面板考虑纬度有多少,应用、产品以及维护都需要考虑。所以小小一个面板考虑的维度同样多。

  管理方面,在这方面来说,我这几年思考的重点,留下真实记录,在任何时候,如果我的记录里错了一个,别人会怀疑我几百个几千个是错的,我没找出来之前,会怀疑我的记录是不是真实。为了做这一点,它设计的维度有产品、安装、运维、应用等许多方面,但是标准包含AM标准,这是要考虑的问题,但是标准里,也同样谈到了间的记录这个问题。

  我们看一下几样东西,工程里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穿线谁都会,但是穿线怎么省时,线美观,或者说线上不沾灰有多少人能做到?下面这种状态为什么会形成,早年他们一开始做的时候小工程,小工程只有几点,所以不可能用系统的方法做。不能这样做的时候,桥架穿线,走哪一根桥架全部标出来,它这根线既浪费了,同时粘灰。在地上拖来拖去,线还会干净吗?会变好吗?

  在于施工规模,小规模不可能做这个事。第三个人文,为什么说人文,施工队,那些工头们都是有自己思想的,要改变他们的思想,就涉及到人的问题。这是几张预留的图片,机柜里要做第一级预留。这是面板里需要预留,面板里不预留,这个模块拉不出来,拉得出来也谈不上关键,因此必须做预留。

  我用这条线,能不能使这条线达到最省。有的人做配盘,需要在每根线的计算基础上加10%,这10%会浪费,最好不配盘,但是预留5-8米。这是什么预留?每一根柱子上两个信息点,无线局域网,我做综合布线的时候不知道它会安装在哪儿?所以我每一根柱子上安排两个信息点,意味着整个仓库全部包含,随便放哪儿都可行。我们在太仓这个工厂里就遇到这个事情,他采用国外进口的移动式大功率无限IP,放的地点随机可调,因此我进行了信息点的预留,这些都是预留,类似这种预留还有很多。比如说昆明机场,甲方当时给我们明确的命令,只要做办公室的房间全部按办公室设计,不管是接待室还是外部设计,机场里几百个应用系统,都是各部门提出来的,当他们提出新的想法时,他们会向总经理汇报,汇报的时候总经理觉得不错,回过头来把一批人叫过来,那些人问IP部门,这个房间有没有足够过的信息点,如果IP部门告诉他,点预留完了。那么经理肯定说一句话,当年怎么不预留多一点,所以位预留很关键。这涉及到产品、施工、运维等许多维度。